根据气象预报,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将迎来持续强降雨天气,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当前,南方多地已进入防汛关键时期,江河水位上涨,土壤含水量趋近饱和,山洪、滑坡、泥石流及中小河流洪水风险显著增大,各地正加强监测预警,落实防汛责任,重点做好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安置、水库安全度汛和城市内涝防范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南海季风和低涡系统共同影响,未来几天,华南地区将迎来一轮强降雨过程,广东、广西等地区将现大暴雨,局部地区甚至可能出现特大暴雨,此次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高,南方多地防汛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气象专家分析,本轮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广东大部、广西中东部及海南北部等地,最强降雨时段预计将持续三至四天,多地过程累计降雨量可达200至300毫米,局部地区更可能超过400毫米,暴雨将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极易引发城乡内涝、山洪、泥石流和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广东、广西等地已紧急部署,全力应对,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强会商研判和应急值守,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风险,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多地已提前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并对水库、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进行安全排查,预置抢险队伍和物资,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有效处置。
城市内涝防御是此次防汛工作的重点,广州、深圳、南宁等大城市地下空间、下凹式立交桥、低洼路段较多,短时强降雨极易导致严重积水,影响交通运行和市民出行,市政部门已加强对排水管网的清疏和泵站的检修维护,重点区域安排专人值守,力争将内涝影响降至最低。
山区地质灾害风险不容忽视,粤北、桂西北等山区土质疏松,持续暴雨极大增加了山体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地方政府正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监测,落实“群测群防”责任,确保预警信息能第一时间传递到村、到户、到人,坚决避免人员伤亡。
本次大暴雨过程恰逢周末,气象部门提醒公众密切关注最新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计划,避免前往山区、河道等危险地带,开车出行需注意避开积水路段,如遇积水较深应弃车逃生,居住在低洼地带的居民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必要时及时转移至安全区域。
南方此轮强降雨是今年入汛以来强度较大的一次过程,也标志着南方主要江河全面进入主汛期,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降水事件频发重发,暴雨的突发性、极端性、致灾性明显增强,对城市治理和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长远来看,应对极端天气灾害,必须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既要加强江河治理、水库除险加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也要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优化应急预案,加强公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格局。
暴雨来袭,唯有充分准备、科学应对、团结协作,才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