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纲要是引领中国发展新征程的重要指南,它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在经济领域,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在社会建设方面,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规划纲要还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它为中国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力量,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和信心,对中国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纲要,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全局,事关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十三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是引领中国发展新征程的行动指南。
“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背景和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依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挑战。
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我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它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对于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十三五”规划纲要共分为十六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发展环境 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 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坚持的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三)发展目标 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等。
(四)创新驱动发展 强调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包括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
(五)协调发展 提出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强调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等。
(六)绿色发展 强调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等。
(七)开放发展 强调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出了推进开放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
(八)共享发展 强调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了推进共享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九)深化体制改革 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
(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调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包括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
(十一)推进农业现代化 强调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
(十二)推进新型城镇化 强调了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等。
(十三)构建产业新体系 强调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十四)拓展发展新空间 强调了要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十五)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强调了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十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强调了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实施保障
“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实施,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协调、加强法治保障、加强社会监督、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加强党中央对“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的领导,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政策协调 要加强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要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区域政策、开放政策等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法治保障 要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创造。
(四)加强社会监督 要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作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五)加强国际合作 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投资合作、科技交流等,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实施,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